• 期刊首页
  • 学校概况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公告

  •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部分供...
  • 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区公寓...
  • 发展规划处招聘学生助理...
  •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英文学...
  •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创新服...
  • 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教...
  • 中国人民大学网上综合服...

学术

  • 中国人民大学入选国家级...
  • “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共...
  • 刘元春副校长参加习近平...
  • 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
  • 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
  • 【论坛预告】统计与大数...
  • “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

交流

  • 朱信凯副校长赴拉萨参加2...
  • 郑水泉副书记赴浙江推进...
  • 靳诺书记出席山东省党政...
  • 全球招募|首届全球青少...
  • 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
  • 严金明教授:后疫情时代...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20年 > 01 > 信息摘要

后现代档案学的理论贡献与实践影响

【出 处】:

【作 者】:徐拥军 李子林 李孟秋

【摘 要】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质疑与反思,倡导多样性与异质性,极大地推动了档案理论与实践的演进与发展。以档案记忆观、档案与信任、档案与身份认同、档案多元论、档案情感价值、档案第五维度、社群档案等为代表的后现代档案学理论观点对传统档案学的发展作出理论贡献,促使人们对档案自身价值重新认识,对档案工作属性重新定位,对档案学理论重新思考。在实践维度,后现代档案学理论推动传统档案工作变革,促使档案工作对象范畴不断拓展,档案工作业务模式不断创新,档案机构职能优势不断凸显,档案工作者角色定位趋向多元。 

相关热词搜索:后现代主义; 档案学理论; 档案工作;

上一篇:论区块链存证的制度价值
下一篇:论档案的根本作用是人类群体思维的重要经验基础——兼论档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网站首页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1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53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