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学校概况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公告

  •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部分供...
  • 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区公寓...
  • 发展规划处招聘学生助理...
  •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英文学...
  •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创新服...
  • 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教...
  • 中国人民大学网上综合服...

学术

  • 中国人民大学入选国家级...
  • “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共...
  • 刘元春副校长参加习近平...
  • 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
  • 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
  • 【论坛预告】统计与大数...
  • “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

交流

  • 朱信凯副校长赴拉萨参加2...
  • 郑水泉副书记赴浙江推进...
  • 靳诺书记出席山东省党政...
  • 全球招募|首届全球青少...
  • 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
  • 严金明教授:后疫情时代...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20年 > 04 > 信息摘要

中华民族档案的历史形成轨迹探析

【出 处】:

【作 者】:杨毅

【摘 要】档案学界对中华民族档案的研究,如果从以往族裔民族的文化视角调整为国家发展视角,则会启示研究者走出固有思维,对其形成历史、内涵演变作更进一步研究。为此,文章基于中华民族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依据历史文献和民族档案个案调研材料,从国家发展的视角对中华民族档案的历史形成轨迹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认为中华民族档案形成于"大一统"的王朝国家时期,产生于民族国家建构时代,并在民族国家建设的进程中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中华文化是涵养中华民族档案的基因血脉,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为中华民族档案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时代条件和发展动力;作为中华民族与国家制度结合的产物,中华民族档案与历史上众多族类群体的历史记录具有历史连续性的同时,还具有民族国家特定历史赋予的整体性特征;它是56个民族的档案在国家化整合发展进程中的既定存在。中华民族档案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历史记忆、凝聚共识的功能,足可以成为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资源。

相关热词搜索:中华民族档案 民族档案学 文化认同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档案记忆再生产理论创建的构想

  • 网站首页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1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53486号